社交媒体并不需要一定是它现在这个样子。社交媒体还很年轻,还在阵痛中成长,而我们需要不断挑战现有的设定,把这一新型的媒体形式推向新的边界。我在 Snapchat 博客发布的第一篇文章,恰好就挑战了一个现有的设定:社交媒体内容的永久性。永久性的内容只是一个选项,做出这个选择会造成一系列范围广阔的影响,而且它不是一个必选项。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永久性所带来的一个重要产物:社交媒体资料。
我们所熟悉的社交媒体资料就是一组关于你的,或你创作的信息,通常还包括一些和你关联的人。这些资料构成身份特征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局限性:实名政策、爱好选择、历史细节以及现在的活动,上述一切构成了一系列结构复杂的盒子,让我们把自己塞到盒子里去。而且,随着我们被记录在案的历史越来越长,我们的资料数据变得越来越多,对我们的想法和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社交媒体资料试图说服我们,我们那由无数个瞬间所组成的生活,也应该像社交媒体资料一样。那些转瞬即逝的生活体验可以被分解、打乱,然后装进一个个资料库里。社交媒体资料的逻辑是,生活可以被捕捉、保存,并放在玻璃柜里供人观赏。它要求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收集者,创造一个我们自己的博物馆。所有的瞬间都被切割、归类、量化并分级。永久性的社交媒体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资料的基础上的,每一个都或多或少的有这局限性和约束性。对永久性的重新思考,就意味着对此类社交媒体资料的重新思考。这种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即让社交媒体资料不再是保存在玻璃柜里的展品合集,而是成为一种更鲜活、流动性更强,且总是在变化之中的东西。
***
把身份按照社交媒体的分类来记录也不完全是坏事,而且我的观点也不是要让它们消失,而是希望我们能够重新思考,把它们变成一种可选项,而不是默认的设定。创作社交媒体内容的过程可以不再要求我们把自己装进各种身份的盒子里吗?因为身份的本质是流动性的,而且永远都在变化。
为了便于理解这一点,让我们花一点时间,想想一个常见的且绝对现代的文化格言吧,我们经常可以在童书、励志书或者每日小建议里面看到这句话,那就是:我们要忠实于自我。我们将会发现并忠于那个真正的、真实的自己。这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如果你在读到“真实的”这个词的时候,也像我在打出它的时候一样,感到有一点畏缩,那你就会知道,这个建议让我们只有一个自我,而没有给除此之外的东西留下空间,也不管时间和场合的不同,仿佛这些东西会带来不好的改变。还有另外一种想法,也就是承认身份从来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总在变化之中。与那种单一的、没有变化的自我不同,我们也许可以构想一个“流动的自我”,它更像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
我知道这么说很抽象,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篇博客就给这场哲学辩论画上句号。但是,在身份的一致性和变化性之间所构成的冲突之间,互联网所扮演的角色是很耐人寻味的。现在这个故事听起来就比较耳熟了:互联网出现之际,就已经凭借其超越地理位置、身体机能、种族、性别、年龄乃至物种的特性,孕育了让我们重新思考自我的可能性(不过,超越物种这一条永远只存在于幻想中)。《纽约客》的漫画中有一个恶名远扬的笑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后,随着故事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主流,并变得商业化。在这一过程中,原生态的匿名机制逐渐被身份的一致性所取代。现在,大家都知道你是狗了,想装成别的东西会很困难。
社交媒体已经非常强调我们自己的身份,它频繁记录,持续积累、储存我们的身份,并通过一个永远都可以随时调阅的资料来呈现给我们自己。是的,身份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性、意义、历史以及愉悦感。但是在今天,身份正在快速地膨胀,以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与我们自己产生更强的关联。头像照片、背景、你的样子、你做得事情,以及你的朋友是谁,所有这一切都汇集成了一种永无止境、持续增长的自我监视,他人对这种形象的观赏也让我们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们我们的当你给自己设定的形象(以及不符合你形象的设定)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时候,那些我们视为“自我表达”的东西,也很有可能转化为为“自我约束”。
当自我表达与永久性的分类盒子(无论是以数码还是其他形式出现)捆绑在一起的时候,自我约束和限制的危险性就会增强。由于上述的那种“做自己”、“忠实于自我”的压力,那些关于我们自己是谁的大量证据会反过来限制我们,阻碍我们的身份变化。我的担心是,当今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交媒体过于频繁地强化那种做一个真实的、不变的、稳定的自我的理念(或者理想),从而排斥了趣味和修正。它是围绕着高度结构化的盒子和分类逻辑建立起来的,依靠的大多是对我们的内容从各个维度进行量化评价的手段,而这种网格式的数据抓取机器根本就不会适应人类本质上的流动性、变化性和或好或坏的混沌性。
***
虽然社交媒体自己还处在青春期,但它自己却无法与青春期和谐相处。我这里所说的青春期并不是特指年轻人,而是那种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无害的变化和成长。要求社交媒体用户永久性地记录和展示自己,这种默认设定破坏了身份的变化这一宝贵的重要特征。换个方式思考: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想让社交媒体更像一个公园,而不是一座商场。与商场比起来,公园远没有那么标准化,限制和监管都少得多,你会愿意在这里做一些看起来傻乎乎的事情。膝盖难免被擦破。但是我们不应完全避免错误,而占据主流位置的、永久性的社交媒体正想要我们这样做,其后果就是我们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东西总是过于焦虑。如果我们能创造一种平台,让我们能做一些不会总是定义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该做什么的行为,那将会是对现有的社交媒体的一种有益的修正。让我们拥有一个没有自我监视的表达空间,这种想法也许有些吓人,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那就更值得我们担忧了。*
主流社交媒体现在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立场,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立场,因为它们设定的身份信息是高度分类化的,且无所不包,它迫使人们塑造出一种单一的、稳定的身份形态,然后这种身份就会不断地和我们自己做对抗。这种哲学没有捕捉到“自我”本质上的混乱型和流动性,无视成长,对那些社交弱势群体尤其有害。我想知道,我们怎样才能不让社交媒体用身份盒子的方式强化我们和我们的“自我”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阅后即焚式的社交媒体可以为我们理解社交媒体资料创造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不把身份切割成封冻的、量化的碎片,而是一种流动的、变化的、鲜活的东西。
*注:一个人应该拥有一个单一的、稳定的、真实或真正的身份,这种理念对于社交弱势群体来说是最严酷的。如果你不是那种经常被贬损或责罚的人,你可能就体会不到单一的、不变的身份会有多大问题。然而,我们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到,许多人有权享受,也需要一些社交中的“密室”。在这种空间里,他们可以变换自己的身份并且不把这种变化放在明面上,因为这座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在讨论社交媒体应该怎样构建和发展的时候,种族、阶级、性、性别、能力、年龄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强势与弱势的交织的地方都应该被列入讨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