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Stand Together
Snap CEO Evan Spiegel sent the following memo to all Snap team members on Sunday, May 31. In it he condemns racism while advocating for creating more opportunity, and for living the American values of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for all.
親愛的團隊成員,
雖然蘿拉已在上週通知,我們將在明天早上的 Snap 焦點討論喬治、阿默和布里歐娜之死,但在我思索美國長期以來的種族暴力和不公正等遺毒時,我感到自己不能再等了。只要我們對邪惡和不公保持沉默,就是在支持為非作歹之人。很抱歉我現在才與你們分享我的感受。
我對黑人及有色人種在美國所受到的對待感到心碎及憤怒。
我年輕時就在因緣際會下,了解到有人正在為自由、平等和正義而奮鬥。我的父親是克里斯多夫委員會 (Christopher Commission) 的法務長 (很巧的是,我們的法務長麥克也曾任職該委員會)。克里斯多夫委員會在羅德尼·金 (Rodney King) 遭警察毆打後,在 1991 年於洛杉磯成立,調查洛杉磯警察局內部的種族歧視及執法過當問題。該委員會發現有許多種族歧視和執法過當的問題未受到領導階層管束。他們當時所提出的建議,在近 30 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
後來,我獲得一個在南非半工半讀的機會,並有幸在當地見到我的偶像,大主教戴斯蒙·屠圖。我見證了種族隔離的破壞和種族歧視的遺毒,以及當地人對進步與和諧的不懈努力。就讀史丹佛大學四年級時,我住在烏加馬 (Ujamaa),那是黑人族群專屬校區內的一座宿舍 (住宿的學生也大多是黑人)。即使在史丹佛大學這樣德高望重的地方,我們還是隨時可以見到存在於日常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和不公。
我之所以談到這個話題,不是要表示我對美國黑人族群的生命經驗有切身的了解,而是要說明近 30 年以來,我個人目睹或參與了美國和全世界對正義的熱情、持續、有理由以及強力的訴求。而 30 年後,即使已有數百萬人同聲呼籲改變,實質進展卻十分有限。美國經濟不平等的嚴重程度,已達近一世紀以來的高峰,有色人種就連到商店購物或外出慢跑都必須擔心遭到謀殺,而且兇手還能逍遙法外。簡單來說,美國的偉大實驗正在崩壞。
我分享這個想法是因為我了解,正如金恩博士所言,「暴動是無人傾聽者的語言」,而幾個世紀以來,以和平方式倡導改革的人,都未能真正令美國實現長久以來的承諾:人人皆可享有自由、平等、正義。我了解為何參與暴動的人會感到不被傾聽。
創立 Snapchat 後,我受邀演講的第一場活動是 2013 年的史丹佛商界女性會議。我在會議上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是個年輕、受過教育的白人男性。我非常非常幸運,因為人生不是公平的。」我當時認為,承認我在這個社會中擁有的特權以及社會的不公平是很重要的,是對商業界的女性領導者尤其如此,因為她們每天都在面對不公平的對待。承認擁有特權,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因為那幫助我傾聽。我身為富裕白人男性的經驗,與美國同胞體驗到的廣大不公截然不同。了解與我處境不同者的困境,讓我成為了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更好盟友。
我們國家建國的基本理念是,你的出身不應決定你未來的人生道路。我國的建國元老認為,上帝絕不可能只選出一位國王。上帝選擇了我們所有人,而且祂平等地愛我們所有人。他們想要建立一個能夠反映上帝之愛、以及上帝存在於我們所有人之中這個想法的社會。上帝認為每個人都應當得到平等的愛。
當然,這些開國元勛擁護所有人皆有自由、平等、正義的價值,也大多都擁有奴隸。他們「國家由人民所建,為人民所建」的偉大願景,建立在偏見、不公正和種族歧視的基礎上。不消除這個腐敗的根基,不正視它在為眾人建立平等機會方面的持續失敗,我們就無法了解自己對人類進步真正能作出怎樣的貢獻。如此一來,我們便一直無法實現所有人都享有自由、平等和正義的無畏願景。
我常常受到朋友、團隊成員、新聞記者和合作夥伴的詢問,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有所作為。我自認並非專家,且以 29 歲的年紀來說,關於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我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以下我將針對我們希望美國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分享一些我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無法同時為所有人 (無論他們的背景為何) 建立機會,我們便無法終結根本的種族歧視。
首先,就我的觀點來看,現今的美國被由雷根總統所提出「遠大理想」所定義,並且認為商業應該是推動進步的引擎,政府盡可能不要插手。的確,減稅和放鬆管制幫助了美國經濟的成長,而且聯邦政府費用的主要支出已由研發等未來導向的工作,轉向社會保障等福利。當然,政府的研發項目是長期投資,但在短期內仍可帶來顯著回報:它可以幫助建立智慧手機所需元件的開發基礎,協助像我們公司一樣的企業邁向成長和成功。下面列出概略(不完全)的聯邦預算試算。儘管每個項目的數值可能有所爭議,但從這個略概的計算仍可看出一種以未來為代價、而將重心放在過去和現在的顯著趨勢。
2019 財年按預算
%總體預算
過去/現在
醫療保險
16.80%
社會保障
15.79%
國防
15.27%
健康
10.50%
淨利息
8.45%
收入保障
8.21%
一般政府
5.81%
退伍軍人福利和服務
3.13%
司法行政
1.18%
農業
0.59%
大約目前/過去總數
85.73%
未來
教育、培訓、社會服務
2.24%
自然資源和環境
1.05%
交通
1.73%
社區和區域發展
0.88%
社區和區域發展
0.56%
能源
0.35%
大致未來
6.81%
很明顯的,我們的國家以商業為優先。Snap 從這些政策中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我現在覺得,該是時候把美國人民放在第一位了。
我相信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重申我們建國基礎的價值承諾:自由、平等、正義、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必須攜手合作,建立對未來成功的共同願景,定義要呈現怎麼樣面貌的美國給子子孫孫。這是個「民治,民享」的過程,需要所有美國人的參與。如果我們可以定義想要成為怎麼樣的國家,就能開始採取行動,並將我們的價值套用於重要的決策,讓我們的共同願景得以實現。
我們也必須開始以價值的實現來定義成功,摒棄 GDP 或股市表現等荒唐的短期指標。當醫療花費增加,無論我們從其中獲得多少價值,GDP 都會增加。如果颶風來襲、摧毀無數房屋,迫使我們必須重建家園,GDP 也會增加。追根究底,GDP 是個毫無意義的衡量指標,無法真實反映人類幸福的來源。對幸福的追求必須超越對財富的追求。
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多元而不偏頗的委員會,以「真相、和解、補償」為目標努力。我們必須開始一系列的行動,確保美國黑人族群的聲音能被國家聽見,調查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偏見與成見,強化司法部民權司的力量,並針對委員會所建議的和解與補償措施採取行動。在全世界發生一些殘暴行為後,那些有勇氣投入類似行動的人,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建立一個程序,來反映美國價值,幫助我們的國家做出必要的改變和修復。
我們必須藉由投資教育、醫療保健服務和房屋住宅來重新啟動美國的「機會引擎」,讓所有人能夠擁有及負擔自由、公平的社會。
我認為美國的創業精神自 1980 年代以來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夠的社會安全網。創業精神取決於人們是否敢冒險去開創事業,如果沒有像我以前曾擁有的安全網,那要創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現今想創業的人,常因學生貸款而裹足不前,而停滯的薪資和水漲船高的生活費,也讓人很難存到創業基金。
投資我們國家的未來、給往後的世代更好的環境,將是一筆很大的花費。我們必須建立更積極有效的稅收系統、大幅提高遺產稅,並要求公司企業繳納更高的稅額。在投資未來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減少聯邦赤字,以便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外部衝擊。簡而言之,和我一樣的企業家將要繳納很高的所得稅額,但我認為只要能建立一個對所有人都有利的社會,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短期而言,這些改變對商業活動可能有負面影響,但這是因為我們在對國家人才作長期投資,我相信最後我們會嚐到長遠的美好果實。
這個改變為何還沒發生?我會說這是因為在我們政府單位中佔大多數的嬰兒潮人士,對幫他們的孩子建立一個更好的未來感到興趣缺缺。幾十年以來,我們的政府策略是實施舉債籌資的減稅和應享權益支出,以討好他們最重要的選民:嬰兒潮世代出生的人。的確,嬰兒潮世代出生的人在美國家庭財富總額中佔了將近 60%。相比之下,億萬富豪們佔的比例只有約 3%。舉例來說,在社會安全制度之下,我們資助了一項讓美國史上最富有的一代不需經過任何形式的經濟情況調查、就能享有福利的計畫。
部分研究顯示,較年長的世代若無法對較年輕的世代產生認同,就會比較不願意投資年輕世代的未來。在美國,嬰兒潮世代出生的人大約有 70% 是白人,而 Z 世代約有 50% 是白人。美國的人口結構變遷是必然的現象。因此,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團結在一起,建立一個更好的國家,以反映我們的建國價值、修復過去的創傷、努力消除種族歧視和不公,以及為所有人創造機會,無論他們是誰、在哪裡出生。

資料來源:https://money.cnn.com/interactive/economy/diversity-millennials-boomers/
As for Snapchat, we simply cannot promote accounts in America that are linked to people who incite racial violence, whether they do so on or off our platform. Our Discover content platform is a curated platform, where we decide what we promote. We have spoken time and again about working hard t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and we will walk the talk with the content we promote on Snapchat. We may continue to allow divisive people to maintain an account on Snapchat, as long as the content that is published on Snapchat is consistent with our community guidelines, but we will not promote that account or content in any way.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turn towards love, and it is my sincere and earnest hope that the leadership of our great country will work towards our founding values, our raison d’être: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for all.
Until that day, we will make it clear with our actions that there is no grey area when it comes to racism, violence, and injustice – and we will not promote it, nor those who support it, on our platform.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we will remove content that people disagree with, or accounts that are insensitive to some people. There are plenty of debates to be had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But there is simply no room for debate in our country about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 constant struggle for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We are standing with all those who stand for peace, love, and justice and we will use our platform to promote good rather than evil.
I k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feel that just because “some people” are racist, or just because there is “some injustice” in our society that we are “not all bad.” It is my view that humanity is deeply interconnected and that when one of us suffers, we all suffer. When one of us is hungry, we are all hungry. And when one of us is poor, we are all poor. When any one of us enables injustice through our silence we have all failed to create a nation that strives for its highest ideals.
Some of you have asked about whether Snap will contribute to organizations that support equality and justice. The answer is yes. But in my experience, philanthropy is simply unable to make more than a dent in the grave injustices we face. While our family has and will continue to contribute meaningfully to create opportunity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and donate to the guardians of justice, these circumstances call for a more radical reorganization of our society. Private philanthropy can patch holes, or accelerate progress, but it alone cannot cross the deep and wide chasm of injustice. We must cross that chasm together as a united nation. United in the striving for freedom, equality, and justice for all.
We have a great many challenges in front of us. To confront the long legacy of violence and injustice in America – of which George, Ahmaud, and Breonna are the latest victims, with so many more unnamed – we must embrace profound change. Not merely a change in our country, but a change in our hearts. We must carry the light of peace and share the embrace of love with all humankind.
May peace be with you,
Evan